反季節水果是指在溫室里利用高科技手段栽培出來的品種。反季節水果并不是靠使用激素才生長,主要是通過大棚設施、提高室溫等手段改變生長環境,從而讓植物的成熟季節提前。 如果按照國家質量標準栽培的反季節水果蔬菜,技術上能夠得到保證,其品質和正常季節產的水果并沒有多大區別。購買時要特別注意,使用催熟劑或其他激素類藥催熟、保鮮的反季節水果。
【反季節蔬菜】
今年五月份,一則來自北京市食品安全辦的消費提示:市民要慎買反季節蔬菜。就是這一條來自政府部門的消息,引起了社會的普遍關注,也由此拉開了反季節蔬菜有害說的序幕。
【反季節蔬菜類型】
反季節蔬菜[1] 不全是大棚菜,反季節蔬菜生產可歸納為兩大類型:1、利用山區立體氣候資源,進行夏秋季反季節蔬菜生產;
2、利用冬春溫暖小氣候進行冬季反季節蔬菜生產,例如海南等地區,因為有充足的光熱 資源,是發展冬種反季節蔬菜的適宜地區。
專家說,反季節蔬菜主要是以大棚菜為主,如果屬于無公害食品,那么其品質和正常季節的產品無大的區別。但如果不是,就要小心了。原因有以下幾點:
【農藥多】
1、大棚蔬菜積累了太多農藥
反季節蔬菜以大棚菜為主,大棚中的溫度和濕度較高,不利于農藥降解,使它們大部分殘留在蔬菜上。在體內長期積累微量農藥,對人的肝腎容易造成損害,引起貧血、脫皮,甚至白血病。大棚菜光照不足,硝酸鹽含量較高,輕則導致頭暈、惡心,重則痙攣、昏迷,甚至死亡。長期食用這種被污染的蔬菜,會造成慢性或急性中毒。
【營養流失多】
2、運輸時間長,營養損失多
反季節蔬菜經常是長途運輸過來的,運輸中會造成一定的營養損失。據營養學家測定,在運輸過程中,3天之內,青蒜及蔥會失去50%的胡蘿卜素,綠豆將失去60%的維生素C。一些食物中天然的抗癌物質和酶在運輸過程中也會被破壞。此外,路途中各種灰塵和燃料廢氣,以及短時間內冷熱濕燥的氣候變化都會影響蔬菜的營養成分。
【利用保護設施進行栽培】
3、利用保護性、半保護性設施進行反季節栽培,這才是我們所說的大棚菜。
高溫更有利于化學物質的分解
對于“生長在大棚內的反季節蔬菜會因為溫度和濕度較高,影響農藥的降解,農藥殘留量較大。”這一說法并不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