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集團化、國際化。經濟全球化是目前世界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經濟全球化刺激著經營的國際化和集團化的發展。傳統工業如此,酒店業的發展更是如此,世界上許多著名的酒店集團不斷擴大規模,進人的國家越來越多。1999年,酒店集團進入國家數量超過50家的多達8個,2002年國際化經營涉及國家最多的巴斯酒店遍及世界上98個國家和地區。同時,酒店集團開拓新市場的范圍和方式也有新的突破。例如近幾年,歐洲和北美的一些世界超級酒店集團擴張的中心由本土轉向亞太地區,由中心城市轉向二級城市——特別是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省府城市。下面就以雅高集團為例,看看酒店業國際化、集團化的發展歷程。從1967年至今,在短短的36年的經營中,雅高從一個美國式的汽車旅館逐步發展成擁有3829家酒店,跨越81個國家和地區的全球最大的酒店管理集團之一。從其國際化指數(跨國經營的酒店與總酒店數之間的比例)來看,1983年為49%,1990年為66%,2002年上升到74%,說明其國際化程度是相當高的,而且一直呈穩步上升的趨勢。酒店集團化、國際化已是大勢所趨,那么應該采取何種經營模式以達到最大的經濟效益?目前歐美的酒店主要壟斷在幾家大型酒店管理公司手中,其集團化經營一方面是通過規模經營來實現規模經濟。充分發揮集團優勢,實現集團采購和統一配送,并在市場、員工培訓等方面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降低經營成本,進行市場壟斷,提高酒店盈利能力,并且規避了部分經營風險,其形成的規模效應無疑比單打獨斗要強大得多。另一方面是為了強化品牌形象。以名牌效應和獨特的文化理念獲取客戶的高認知度和高信任度,既贏得了穩定的客源市場,又做到了統一營銷,節省了運營成本。
2 中高檔市場將引領酒店業的發展。隨著市場的發展,酒店業的投資將更加趨向理性。酒店客源的結構和需求正悄然發生改變,酒店面對的客源將擁有更高的可支配收入,更加豐富的旅行經驗,更加老練和成熟的消費觀念以及獲取更高品質產品和服務的期望,所以,在今后的酒店業發展中,這個規模大、潛力大的中高檔消費階層必將引領酒店業的發展。以美國為例,2003年美國酒店消費者類型的調查,其中度假、商務旅游和會議三個市場的比例分別是24%、30%和26%,占據整個酒店市場的80%,這三個市場都具有停留時間長、人員花費高、經濟效益高等特點,均屬于酒店的中高檔消費市場。
3 特色酒店將為酒店業帶來活力和生機。20世紀70年代,隨著大眾營銷時代的到來,由福特公司最先采用并證明有效的標準化概念在各行各業廣泛運用開來。酒店業也同樣發現標準化的客房具有易于維護和易于復制的優點,它能使酒店集團通過連鎖化經營獲得規模經濟,因此,標準化的酒店產品和服務成為當時酒店業流行的做法。到20世紀80年代,西方酒店市場供過于求以及顧客的需求出現了多樣化的趨勢,物有所值成為顧客選擇酒店的主要依據。酒店開始專注于某個或者某些十分狹小的細分市場,關注個人服務,讓顧客在酒店產品的設計與傳遞中扮演積極的角色,創造獨特的消費經歷。例如,體驗回歸自然感受的“綠色酒店”(在這種酒店里,沒有任何電子設備,顧客可以真正脫離現代社會的壓抑,充分體驗回歸大自然的樂趣)、體驗皇家貴族感受的“園林式酒店”、體驗民俗風情的“窯洞客房”以及體驗特殊經歷的“監獄旅館”等陸續出現。由此可以看到特色酒店的發展趨勢,它必將為酒店業的發展帶來活力和生機。
4 高科技將改造傳統的酒店經營模式。當今時代被稱為網絡或信息時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正在改變著整個世界,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和思維方式。每年到西班牙訪問的游客中有1/4是利用網絡預訂系統來安排其行程的。所以隨著酒店智能化、信息化的發展,酒店必須改變以往的經營理念和競爭模式。店內裝潢、客房數量、房間設施等質量競爭和價格競爭將退居其次,采用先進的科技手段才是提升競爭力、搶占市場先機的關鍵。酒店數字信息化不僅可以為酒店管理者、決策者提供及時、可靠的有關酒店經營各個環節情況的信息技術和為節省酒店運營成本、提高運營質量和管理效率的信息化管理和控制技術,而且有利于為顧客提供直接的信息化服務、電子商務、智能管理和個性化服務。